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 > 专业文章

大与小之间,到底是哪一种典当专业培训方式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文/潘建伦  2016年12月18日

    老潘我做典当专业技术培训指导应该超过十年了,在创办我自己的“典当私塾”之前,在典当同仁的的信任、鼓励和支持下,我在工作之余把自己过往所经历的典当人生经验总结提炼出来,从2006年被聘为湖北经济学院管理技术学院兼职教授讲授民品典当专业课程开始,到作为全国典当专业委员会师资库培训师受邀到全国各地给当地典当行业协会举办的典当从业资格培训活动授课,再到受聘北京国培机构作为典当专业首席首席培训师给来自全国多地的典当企业精英讲课,然后再到我创办自己的“典当私塾”以不超过8人的私塾班方式面向全国提供民品典当专业培训指导,以及走到典当公司,给众多典当企业做1对1上门培训指导服务,不同角色身份的转换之间,我深深的感受到,有着很多的典当人还少很热爱这个行业和专业的,很多的新人都渴望能快速的学到更多的典当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贡献并体现自己的价值,然而,除少数典当企业重视人才的培训培养可以满足这些新人的愿望外,现实是不尽如人意的,可不得不说的是,这里面,过往全国典当专业委员会以及全国各地的典当行业协会通过组织各种形式不同方式的培训授课活动工作功不可没,在典当专业基础知识的普及和启蒙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显然,前期那种上大课的培训指导方式只能做到典当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的普及和启蒙,而更纵深程度层面来说,显然在实际动手操作方面的作用还是有限,即使是现阶段,一些商业机构觊觎着典当专业培训市场这一块的利益或者想通过这一节点来切入以挖掘更多的商业化利益,其几十人参加的培训指导方式固然是比上百人的上大课方式规模缩小了不少,然而从我自己这么多年做培训指导的经验来看,或许也还是要打个问号的,试想,在一个只有几天的培训学习期里,一个班几十人,每一位学员是否能得到及时的点拨指导?每一位学员能否拿到大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标本和合乎典当实际可用的工具来上手实操?每一位学员是否都能及时提问并且得到老师及时的清晰解答?还有来自典当行业外的专业人士在不懂典当行业和专业的情况能否将其专业知识和技术融入到典当专业中来?能否以典当鉴定与评估专业技术为主线,旁征博引、融汇贯通将典当业务产品、技术、营销推广、运营管理甚至如何做一名合格而优秀的典当人?用老潘我的说法是,有没有用“典当思维”来培训指导典当新人们用“典当思维”做典当专业?

    昨天,我工作室为期四天的第二期奢侈品牌包袋鉴定与评估专业实操技术培训课程圆满结束,十几个奢侈品牌包袋鉴定技术学习下来,大家固然收获多多,启发多多,联想到我们典当行业从过往到现在的不同机构不同方式的各类培训,我不自觉的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培训学习方式才能让学员最大化的学以致用?譬如,我这一期培训班只有六位学员,如同以往每一期我这里的培训,因为人数少,大家有条件能慢慢的上手标本实物,能随时打断老师以提问题,老师也完全可以照顾到每一位学员,但仍然感觉时间紧,由此可见,那些几十人的典当专业培训班的培训效果我真的不敢相信?我们知道,民品典当鉴定与评估专业实操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但又缺乏系统理论性的一门学科,虽然典当行业历经千年,但在这个专业里却找不到一套可资参考又兼顾实用性的体系性的东西,如果不是在业务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如果不能提炼出一套科学而系统的培训授课指导方式,显然,其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别的不说,我们常常看到的一种情形是,懂典当运营管理的人不懂鉴定与评估技术,而懂鉴定与评估专业技术的却又不懂典当运营与管理,更何况那些还没有在典当行业里混几天也没有培训授课经验的行业外专业人士,他们能在短短几天内在几十人的情况下把培训效果做好?不管您信不信,反正老潘我不信,当然,老潘我这样说您一定会认为是变着法自己夸自己的培训做得好,还真别说,我就是这样想的,无论如何,比人怎么想怎么做我左右不了,但至少我坚持以不超过8人的这种私塾小班小课培训方式来做典当专业培训指导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我们不图热闹,图的是大家来了能带着学以致用的收获回去上一线做业务,甚至不仅仅如此,我们的培训学习成本在全国典当行业来说是最低的,在一个人人都在鼓吹做大的时代,老潘我却坚持做小,在大与小之间,到底哪一种培训方式最能达到学以致用?您不妨琢磨一下。

    前几天,在一个微信群里我还听到一种声音,说我们典当行业已然过了以培训为主的时代,说没有业务,鉴定就成了花架子。这话初听下来还真是有道理,老潘我自己以前也说过,没有业务,再好的技术也出不来活,可是仔细一琢磨,这来来定义培训学习的作用显然也是偷换概念,因为,反过来说,有业务了,而没有技术去支撑,没有服务去支撑,再多的业务和客户不也是要流失?所以,老潘我觉得,我们不能就一个点去说问题,典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归根结底是我们典当行业自身过往、现在和将来发展路径定位方面的问题,面对民间庞大的小额融资需求市场和商品再流通市场,在产品、技术、服务、营销推广、运营管理、文化等方面的做功其实都是缺一不可的,只有一起去做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固然,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只要用心努力的去做,市场都会给到相应的回报,这个对于当下众多活得好和活得不好的典当行那里得到印证。

    这一期奢侈品牌包袋鉴定培训班留下很多美好瞬间,老潘在本文后面附上一些图片,给您给老潘我更是给这一期的同仁学员们留下一段记忆吧!

    感谢您关注老潘的典当私塾——潘建伦典当工作室,我们在这里碰撞更多“典当思维”,分享咱们典当人自己的经验、故事和感悟,分享更多典当业最前沿的思想和资讯,小班小课,一期一会,第三十三期“民品典当鉴定与评估专业实操技术培训学习小班”和第三期“奢侈品牌包袋鉴定与评估专业实操技术培训学习小班”现在已经开始招生了(具体开班日期待定),如果您有兴趣的话,欢迎您与老潘我联系沟通!

老潘的手机:13720340206

老潘的个人微信:panjianlunsir

老潘的QQ:602372611

老潘的微信公号:pan-jian-lun(您也可以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觉得老潘说得好的话欢迎转发)

附第二期奢侈品牌包袋鉴定培训期间典当同仁们留下的部分精彩瞬间:

  返回>>Top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7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