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来源:中国商报•典当融资导报汪沐
四年一度的奥运会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余热似乎仍未散去。典当行业中自然也少不了众多体育迷,譬如在最近一次笔者与行业人士的闲聊中,一个不经意的假设就引来了大家的感慨良多。
假如奖牌也能典当……
当然,这只是一句带着职业惯性思维的玩笑话。但出乎意料的是,有人竟然“弱弱”地回了句:我们还真遇到过拿着奖牌过来想典当的运动员。
面对众人的诧异,他解释道,这还是发生在自己刚入行的时候,一位客户拿着参加全国赛事的奖牌欲典当,业务最后没有做成,但却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待他说完,听的人也是唏嘘不已——的确,人们总是容易注意到他人生活中光鲜的一面,背后的冷暖艰辛,相信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明白。
这倒是让笔者又萌生出一些新的想法。称典当行是接触人间百态的窗口并不过分,见识到不同人生的起起伏伏,并不是每一个工作都能有这样的机会,这对于从业者而言,同样是一种无形的历练,而这种职业成长的阅历,无论是发挥还是留存,其实都是很宝贵的“财富”,说真的,这让笔者挺羡慕。
再说,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光鲜与不光鲜两面,这跟从业者选择生活的态度也有关系。就拿当下来说,生意不大景气是一种“负能量”,加之外界对于典当仍有这样那样的误解,令相当一部分从业者感到沮丧,甚至有人说,在外面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干典当的。
这又何必?说到此笔者想到一个例子。之前曾经采访过一位旅居海外多年的华商,他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公司要去争行业排名,我觉得做生意一方面要努力,一方面又要学会“顺其自然”,正是这种心态的平衡,使得不管环境如何变化,他一直都在好几个投资领域中做得游刃有余。
所以,所谓的光鲜与否,终究还是外在,做自己最重要,尤其是越困难时越该如此。(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