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 > 专业文章

老潘讲典当:人性的思索 什么样的典当企业最容易“垮掉”?

                                         文/潘建伦  2016年8月31日

    很多年前,大约是在二十多年前吧,也就是我进入典当行业前的那一段日子,我在一家私营的中等规模的百货商场里做了一段时间临时工,要知道,在二十多年前,私营百货商场可是很少,所以,老板是一位有着很多“传奇故事”的一个人,他身上所展示出来的“性格魅力”可以说绝对是让很多人所津津乐道,怎么形容呢?我的理解就是有那种江湖大哥的“气势”,任何人跟他接触过,都会被这种“气势”所感染,我甚至认为,正是这种无形的魅力成就了他的事业;然而,在我今天回想起来,后来他的事业为什么会“垮掉”,一个重要原因也还是因为他的性格,或者也可以理解是很多老板虽然没有说出来甚至没有表现出来的一种人性弱点,那就是把跟他一起打拼的朋友或者是在公司里不同工作岗位上工作的员工当成了他的一种同情性的收留,也就是人家跟着他干无非是他赏口饭给别人吃,我甚至还听到过有一回他跟人直接说:“老子收留你们...  ....”这样的话,更让我感到吃惊的是,有一回,他在一个位置等司机,只是因为司机不知什么原因来晚了一点,于是他拉开司机的衣领,把自己没喝完的水直接灌了进去,可以想象,这给那位司机所施加的伤害是何等的“残酷”;在我今天看来,一个老板这样对待自己的同事和员工,企业不垮掉那才真是怪事;而前一段时间,一位典当同仁跟我说,他所在典当企业关闭了几家分店,于是在薪酬待遇和人员岗位上进行了一个大调整,以前店面的所有非业务岗位人员都分派出去跑业务,而且公司有意把这些调岗人员的额上班地点调到很远,光花费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每天都要三四个小时,我们这位同仁呢,她在这家典当行都做了好几年了,这一次的调整很是让他不适应和难以理解,于是他问我该怎么办?是继续坚持以尝试着调整自己?还是辞职不干?他还说,已经有好几位同事都已经主动辞职了;而在我看来,稍微明白一点的人都看得出来,该典当公司就是要让这些人选择主动离开而不花一分钱的代价,即使是那些在公司工作多年的员工,所以,叫老潘我看来,这样的公司迟早也是要“垮掉”的,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做企业所应有的“良心”,和上面我说的那位商场老板一样,都是把给他工作的员工当成了“好心的收留”,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是的,站在老板的角度来说,企业遇到了困难,需要员工理解和担当,但是如同成年人的婚姻,真要过不下去了,好说好散不行吗?何必耍这种算计呢?我想,大多数人还是能够理解企业真实的难的,如若事前做一些沟通,多一份关心,多多少少给一些补偿也还是入情入理的。

    一个企业的“垮掉”当然会有很多的原因,正如一段婚姻的“破裂”也会有很多的原因一样,但无论是一个企业的“垮掉”还是一段婚姻的“破裂”,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一方寒了另一方的心。

   我没办法给这位同仁意见或者建议,生活中职场里太多这样的寒心事情,很多时候,生活的残酷和冰冷即来自于此,所以也就只能说可以理解,但对于人性的思索却让我们更多了几分,所以,对于企业老板而言,当您大谈特谈企业精神和文化的时候,当您在激励员工与您一起奋斗的时候,不要忘了,基于人性,您认识了多少?或许企业的“垮掉”跟员工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直接相关,但归根结底还是老板这个“带头人”要承担主要责任,吴伯凡老师说,华为公司一直有一个“分赃文化”,那就是从来不喊口号、举拳头,而是实实在在的根据员工贡献的大小兑现自己当初的承诺来“分钱”,甚至还要超出员工的预期所得,这其实就是很好的理解了人性的长短,用好了且激发了人性的长处,反观我们一些企业,朝令夕改、言而无信,方向错乱,明明是自己犯的错,却总是习惯于把板子打到无辜者的头上,用得着的时候奉若上宾,用不着的时候恨不得用脚踢,如此这般,没有精神、没有文化、没有理念,没有企业良心,这样的企业不“垮掉”才怪,您觉得呢?

    感谢您关注中国第一家“典当私塾”——潘建伦典当工作室,讲述咱典当人自己的故事和感悟,碰撞更多的“典当思维”,分享咱们典当人自己的经验和信息,这是老潘创建这个平台的初衷和目的;中秋节就快要到了,第二十九期的民品典当鉴定与评估专业实操技术培训学习小班课程已确定于9月7日至11日开班(9月6日报到),目前还剩最后若干席位,如果您有兴趣来体验老潘的“典当私塾班”,学完就回去过中秋节!老潘在武汉欢迎您的垂询和到来!

老潘的电话:13720340206

老潘的个人微信:panjianlunsir

老潘的QQ:602372611

老潘的QQ群:中国典当人(384184406)

附今日贵金属实时行情及典当价格参考表:

 

 

 

  返回>>Top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7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