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 > 专业文章

全国典当同仁看过来,看看那个流窜华东六省一市专门找典当行以及寄卖回收行来行骗的犯罪团伙所采用的“金包银”首饰到底“长什么样”?

文/潘建伦   2021年12月8日



上周,老潘我以“案值超过40万元,这个流窜华东六省一市、专门用混合金属冒充纯金(俗称“金包银”)的手法来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怎么就骗过了典当行呢?”为题分享了一篇文章,主要是结合新闻报道中的图文内容来剖析了该诈骗团伙所采用的“金包银”首饰的一些破解方法,而近两天,我又在网上又看到了几篇与该案件相关的几篇新闻报道,应该说相关信息要比之前那篇新闻报道更详实了一些。

综合来看,这起流窜华东六省一市的诈骗团伙涉嫌诈骗案件近100起,涉案金额达到七八十万元,上海闵行警方共抓获嫌疑人季某等5人,而通过看新闻报道中上传的图片判断,上当受骗的还不仅是正规典当行,还有寄卖回收店,主要是上海、安徽、浙江、江苏等华东六省一市多地。

为了使得咱们全国典当同仁对这起案件中的这些所谓的“金包银”首饰有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老潘我特地将几篇新闻报道中所刊发图片整理了一下(见下面几张图片),我想,通过这些图片至少能看清楚它们在工艺和款式的一些特点。

上图中警官手中拿着的估计就是一个“金包银”手镯


上图中为一款“金包银”手镯


上图为一款“金包银”戒指


上图为一款“金包银”手镯


上图为“金包银”手镯剪断以后的断口特征



从上面这些图片来看,尤其是最后面这张剪断以后的断口特征来判断,显然这些用来行骗的“金包银”首饰都是空心工艺,以老潘我自己的经验来讲,这种空心工艺的首饰显然是不能用密度检测方法来检测的,即使你用了密度检测法来检测,那也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但我觉得这些“金包银”首饰的也不是受骗者和警方所说的那样具有多么高的欺骗性,想来,行骗者正是知道密度法来检测它们无效,X光谱分析仪又只能检测到表面一定的厚度,所以才采用空心工艺做出来这种“金包银”首饰以提高行骗成功率。

那,难道真的就没办法了对付它们吗?其实火烧法是完全可以检测出来的,我不知道咱们这些受骗的典当同仁有没有用火烧法,或者说是不是把火烧法用好了,因为,从对这类金包银首饰的检测实验来看,如果只是简单的过火烧红后看看不变色就以为没问题了的话,那确实就很容易掉坑里了,基于经验,正确的方法是要反复过火多次,条件允许的话,能将首饰弯折几次更有助于使它露出原形,最重要的,是必须仔细观察火烧后该首饰表面的变化特征,通常,反复烧过几次后,金包银首饰都能露出本来面目。

至于条痕法,老潘我的经验是,只要磨划得足够厚,也还是能发现它的问题的。

总的来说,给不同类别不同含量的贵金属首饰来鉴定,其方法一定是不一样的,严格遵守鉴定流程规范即综合检测固然是根本原则,但基于人的经验和细心却也是不可忽略的,既要做到“小心求证”,亦要能“大胆假设”,您说呢?


  返回>>Top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7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