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建伦 2016年11月28日
做公众号最大的难度就是做内容的原创,所以有人说,“内容为王”,这似乎也和做人也有一比,有个性、有人格魅力、有思想、有含量的人自然就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拥护,所以,老潘我自己也常常为此纠结,站在平台关注者的角度来说,到底怎样的内容才是大家最感兴趣的呢?,或者说怎样的内容才是能最大程度的给到所有关注者的收货和启发呢?而站在老潘我的角度还不仅仅是上面那些个考虑,我还希望能在促进我这个小工作室的长期、持续和健康发展,说得直白一些就是能有一定量的商业价值转化率,相信这个和咱们所有的典当企业做公众号的初衷、想法和愿望是一样的,所以,内容,或者说有价值含量的内容才是我们需要动脑筋去做的,否则,我们的典当行通过公众号的信息外向传递就让关注者无感,如果说公众号也是一个营销平台的话,那这种现象就可以称之为“无感营销”,进而尽管每天为了内容劳神费力,但结果可能还是做了“无用功”,所以, 我自己觉得,我们典当行自己的平台也好,还是行业的大平台也罢,要做的内容好不好,最重要的是关注“关注我们的人”,对于那些本来就对我们无感的人要获得他们的关注在以前或许是有道理的,可是在互联网时代,人和人自然而然的都因之三观的不同各自组成他们自己的兴趣族群,他们所关注的资讯和内容彼此存在天壤之别,对外来的不相干的资讯和内容无论你怎么样去“吆喝”,他们都无感,甚至看都不看就把你拉黑、屏蔽或者删除,所以,一个比较有深度思考的说法就是,之所以我们各行各业都感觉得生意不好做,不是过往我们所认为的是大环境不好,或者说是市场竞争过度等等因素,其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互联网化和互联网科技带来的一种渐进式冲击,我们典当行业也不例外,譬如,一个客户想要典当自己的黄金首饰,他会想到先在互联网上去搜索当前的实时国际金价是多少?都要哪些机构做这个黄金典当回收业务?进而在这些机构中去选择网站或者互联网平台做得有内容的,价格最高的,距离最近的,甚至在主观上感觉体验感最好的,或者还能提供远程指导服务的,上门服务的机构来将这件首饰典当出去,这要是以往,客户是不可能会这样做的,了不得是在有限的圈子里问问行情,查查黄页,或者114查询,所以,全球化和互联网科技使得各种想要和不想要的资讯的获得变得更容易而直接,进而如温水煮青蛙般潜移默化的的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所以,老潘我进而想到,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一个典当行做得好的话可以辐射全城,为什么这么说呢?老潘深刻的记得我做了16年的那家典当行有那么几年,每天门都还没开就有市民排着队办理典当业务,这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可思议,而且在今天也绝对没有哪家典当行能再把生意做到“排着队来典当”的状态,所以,我觉得,这一切,都说明,典当行业的改变除了市场的竞争这个因素外,互联网化和互联网科技实实在在的将一切改变了,如果我们还固守过往的那些思维方式来做典当企业运营与管理、来做营销推广... ...显然就OUT了,也许今天这个话题是说得远了一些,也还聊得不够深,但无论如何,对于我们典当人而言是值得反思和总结的。
我们知道,有关典当专业的资讯和内容自然是很多的,有些是不变的,有些是经常在更新的,这里面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我们很多典当人更为关心或者想要了解的有关典当这个领域的譬如企业运营与管理、各类典当物品的鉴定与评估、典当行业或专业创意营销推广、典当业务产品开发以及精细化服务等等等,所以,我觉得,可以说老潘我这个平台的资讯和内容都是分享给我们典当人的,尽管会有一些行业外的人也在关注,但想必也是很有限,可是如此的话,我又觉得还不够,因为我甚至也想着通过这个平台来让更多的社会人了解我们现在的典当行、典当人是在怎样做事,说得矫情一些,就是,虽然是我的平台我做主,但总归还是希望以一己之力为典当行业做一些事情,哪怕是一丝微弱的声音,但求有更多的典当人来给予鼓励和响应!
感谢您关注老潘的“中国第一家典当私塾”——潘建伦典当工作室,碰撞更多“典当思维”,分享更多典当人自己的经验、故事和感悟,分享更多典当业最前沿的思想和资讯,就来老潘这个“小平台”吧,当然,为了平台的生存,夹带广告这事儿那还是避免不了的,第三十二期“民品典当鉴定与评估专业实操技术培训学习小班(12月6日报到,12月7日至11日开班授课)”和“第二期奢侈品牌包袋鉴定与评估专业实操技术培训学习小班”(12月13日报到,14日至17日开班授课)的招生工作目前正进行中,已有多位典当同仁预订,老潘的建议是,学完就过平安夜、圣诞节,还要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所以,如果您有兴趣来老潘这里体验不一样的私塾式培训学习效果,欢迎打老潘的电话或加我的微信,老潘真诚欢迎您的垂询和光临!!
老潘的微信:panjianlunsir
老潘的QQ:602372611
老潘的微信公号:pan-jian-lun(您也可以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觉得老潘说得好的话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