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建伦 2016年9月12日
昨天,老潘的第二十九期民品典当鉴定与评估专业实操技术培训学习小班课程圆满结束了,说实在的,每一次小班培训课程的结束,老潘都像是脱了一层皮,什么原因呢?当然是在此间尽力的把自己“掏空”,也是希望在这样的培训学习过程中最大程度的给典当同仁们收获和启发,当然,每一次我亦感觉有一些收获的启发,那是因为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典当同仁们关于他们各自典当行或者他们当地典当行的一些发展状况和资讯的分享以及观点的碰撞的结果,从这些典当行老总也好,还是中高层管理者也罢,或者一线业务人员所了解到的资讯中,老潘能更多的感觉到大家有对典当业的热爱的执着,但却也有着对当下和未来的一种无力感和迷茫情绪,毫无疑问,很多的典当行都或多或少受到了经济大环境不佳的消极影响,这里面除了来自民间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压力外,恐怕业务违约率攀升导致的催收难以至于资金紧张是压在许多典当行的“一座大山”,一方面,放出去的钱要不回来,使得典当行上上下下不仅“压力山大”,而且“心神不宁”,说白了就是压力之下没心思做其它的任何创新升级的事情,另一方面,即使有一点活钱,却又觉得优质客户难寻,甚至对业务风险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可以说就是上不上,下不下的那种感觉,这一系列现象说明这些典当行在当下确实遇到了发展瓶颈,无可争辩,典当业整体的经营环境较前几年变得很严峻,虽然没有权威且客观的数据来进一步佐证这样的说法,但如老潘这典当私塾班里和来自全国典当同仁们的交流信息已然还是能说明问题的。
老潘觉得,典当虽然作为最早的金融贷款形式存在了上千年,但在一个新时代,固有的一些发展模式确实遇到了挑战,甚至可以说已然要被淘汰,这里面既有行业相关主管部门一直以来的“傲慢与偏见”以外,当然也有我们行业自身一直“躺在过去的成功上慢慢退步”的因素。
在以大金融为主导的市场环境下,以及商品流通市场不甚发达和民间金融市场竞争也不是很激烈的环境下,典当行业的存在与发展确实有着其先天性优势,但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典当行业的生存压力和盈利能力都显然被削弱了,再加上主管部门似乎就把典当业定位于“边缘化的金融”,与整个大金融体系相隔离,典当行只能用自己的资金解决自己的发展问题,对外融资借款受到限制,所以,典当这种微金融业态在“命运”上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当高成本高收益成为我们典当行业的“惯性思维”时,经济环境好当然是“形势一片大好”,只是当经济进入下行期,或者说得尖锐一些,就是经济衰退之时,所有的问题就自然显露出来了。
像“微金融” 、“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这样一些新概念可以说本来就是国内在当下这个时代的“新生事物”,当一个实体经济不景气,似乎“全民金融”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典当业遇到发展瓶颈也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不要认为只有我们典当行业在“迷茫和彷徨”,在金融市场里有这种状态的多得很,即使那些现在还吃着“肉”的,也不要高兴的太早,要知道,任何一种微型金融业态,其模式传统、规模小、贷款金额小、运营管理和财务成本高、劳动密集、征信信息资源匮乏是其主要特征和问题,所以,我们所面临的这些现状一时半会还不可能有根本性改变,但似乎也不能过度悲观和迷茫,老潘我觉得,互联网时代,既给了典当业带来了压力,但关于我们如何依托传统优势,然后再借助互联网技术给自己来一次“革命”这样问题或许才是值得去思索和行动的关键问题。
未来,典当行是继续走“大而全”的发展模式?还是走“小而美”的发展模式?或者说是二者的融合发展模式?这无疑要我们去给一个合适的答案。
感谢您关注中国第一家“典当私塾”——潘建伦典当工作室,最后做个广告,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划筹备,工作室计划于今年十一月份推出“奢侈品品牌包袋典当鉴定与评估专业培训学习小班课程”,如果您有兴趣体验小班式的培训效果,老潘欢迎您垂询和预订,另外,第三十期的民品典当鉴定与评估专业实操技术培训私塾小班的开班日期也基本确定下来(初步计划在10月11日报到,10月12日至16日上课),即日起也可以预订;碰撞更多“典当思维”,分享更多典当人自己的经验、故事和感悟,分享更多最前沿的思想和资讯,尽在中国第一家典当私塾——潘建伦典当工作室,老潘尽心服务,小事岂止于小!再次感谢您对潘建伦典当工作室的关注、信任和支持!
老潘的电话:13720340206
老潘的微信:panjianlunsir
老潘的QQ:602372611
老潘的QQ群:中国典当人384184406
欢迎您添加潘建伦典当工作室微信公众号pan-jian-lun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长按二维码后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亦可)关注老潘,分享更多的专业文章和资讯!您觉得好的话,最好的鼓励当然是转发!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