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 > 专业文章

老潘讲典当:典当行里的“小数据”也藏着“大金矿”

    文/潘建伦    2015年11月2日星期一   老潘原创文章,转载烦请注明出处

    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这个词每每被不同的人所提及,甚至于基于大数据概念而衍生出来的创新产业也多了起来,譬如通过全国典当行业监管系统统计出来的全国典当行业数量、典当业务笔数、典当总额、典当余额等等这些数据都属于大数据的范畴,围绕着大数据来对市场、客户等等进行统计分析直至决策无疑是挖掘藏在大数据里面的金矿的一种必然。

    那么,是不是只有大数据对我们典当行才有用呢?或者说,是不是没有大数据我们就真的没有“金矿”可挖呢?老潘觉得,显然不是,我们常常说典当行的业务风险难以控制的原因是我们没有掌握大数据,信息不对称,这个当然也是客观现实;老话说得好,一叶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所以老潘在这里提出一个与大数据相反的概念,那就是“小数据”,譬如现在智能手环和一些类似软件所记录下的我们每天走了多少步,睡眠状况变化等等就属于我们自己的小数据;放到我们典当行里,每天每月每年一系列业务经营数据也算是小数据,这对于很多经营了多年的典当行而言更是明显,显然,一路下来,各种历史的经营数据会有很多,譬如某一节点的典当余额、典当总额、典当业务笔数、典当客户数、综合费收入等等等等,相对于大数据,这些数据信息涉及范围小且纵深度有限,但老潘仍然觉得,这些小数据里可藏着金矿,重视好、运用好这些小数据有时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不只是在某一场会议上或者写写总结报告之时来引用一下,当然了,老潘觉得除了财务记录的业务经营数据意外,业务部门也应该有意识的去搜集、整理、统计和运营自己的小数据,譬如客户信息来源渠道、业务产品类别的占比、典当客户群的年龄规律、不同业务的贡献度以及它们的变化规律等等等等等,,老潘在这里只是举出其中几个例子而已,相信做过运营管理的您一定清楚,但说到这里,我估计您一定会问:我们怎么去发现和挖掘这些小数据里的“金矿”呢?老潘说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吧,几年前,我刚到瑞恒典当行工作的时候,我发现其虽然累计经营的年份不长,但业务前台每天记录的不同典当业务类型的客户信息(业务台账或者可以说是流水账)还是有一些的,于是我根据其记录的客户联系方式,一个一个的给这些客户打电话,询问他们对于某年某月某日在这里办过业务的感受,有没有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给到我们典当行,话说到这,您一定会说,这不就是回访嘛!有什么了不得的,但是,老潘不是在这里想自夸,即使是这样一个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很多典当行却都没有做,甚至想都没想到,这里面只怕还包括您在内,当然,老潘还想说,即使是这种方式的电话回访,突兀冒然是显然的,客户能不能接电话?会不会接电话?会不会给我们意见和建议?这肯定是需要方式方法的,不是有句话说,当您面带笑容、心态平和、心情愉悦的拿起电话与电话另一端的人沟通的时候,对方完是完全能感受到您脸上的神态,再回到这个案例,您还别说,老潘这一番电话回访,即使是那些一两年前来过的客户,大部分都很礼貌的接听了电话并有很好的沟通,有好几位客户都不仅给了意见和建议,还对老潘的这种跟踪服务方式很有好感,甚至有几位客户第二天还拿着物品来办理典当业务,您说,仅仅是业务台账这个小数据是不是就给了我们意外的惊喜呢?

    大数据也好,小数据也罢,只要是有意识的在里面去搜集、整理和挖掘,我想一定能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有没有用心去创造并不断刷新这些小数据,去发现藏在这些小数据里面的“金矿”,老潘觉得,不仅仅是企业,即使是家庭和个人,养成记录每天每月每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各种小数据,日积月累下来,无论是基于健康、理财还是人生人生规划,都能给到我们一个重新认识我们自己、挖掘我们自己、改变我们自己的机会;结合上面我讲的那个自己经历的真实案例,对于典当行而言,似乎更是如此,所以老潘说典当行里的小数据也藏着大金矿,您觉得呢?

    感谢您关注中国第一家“典当私塾”——潘建伦典当工作室,以上观点也仅仅是老潘自己的个人见解,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到您一些启发,如果您有兴趣收听或阅读老潘创作的更多语音和文章,请扫描本文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潘建伦典当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另外,第18期民品典当鉴定与评估专业实操技术培训学习小班将定于11月9日至13日开班授课,目前还剩最后若干席位,如果您有兴趣与老潘一起面对面学习、交流和碰撞,体验一下中国典当行业“绝无仅有”的“小班小课小学堂”,老潘真诚的欢迎您的垂询和光临!

老潘的电话:13720340206

老潘的QQ:602372611

老潘的微信:panjianlunsir

老潘的微信公众号:pan-jian-lun

 

  返回>>Top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7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