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行业新闻

年底将至 典当行“过桥业务”流行

年底将至 典当行“过桥业务”流行

文章来源:中国商报•典当融资导报 搜集整理:潘建伦典当工作室 

        眼看年底的“脚步”越来越近,近段时间以来,需要资金周转的企业持续增多。另一方面,银行贷款额度紧张,这种情况下,不少精明的典当行从中开拓商机,“过桥”业务悄然流行。
  “近段时间,我们与北京一家银行开展了业务合作,通过银行审批等待额度的客户如果急用资金,我们可以先放款给他,等银行额度下来后,客户拿到贷款还给典当行,然后续上银行放贷。”北京某典当行的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据其介绍,在这样的业务操作模式中,典当行所服务的客户都是有银行授信审批的,比如获得授信35年。通常这样的客户资金需求量也比较大,从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都有。而且,典当行在放款前会要求客户提供抵押物或质押物,并完成相关的抵质押登记手续。“从目前的业务进行的情况来看,效果还不错,业务有增多的趋势,预计再过一段时间等融资高峰真正到来的时候会更加好。”该负责人表示。
  实际上,据记者了解,像这样的“过桥”业务很多地区的不少典当行最近都有涉及。只不过有的是针对银行等待额度的客户,有的则是客户贷款即将到期,必须借新还旧,为的是不影响授信;更有甚者则是看准了客户信誉良好,银行的审批还正在进行中,典当行就先为客户放款,等到审批通过授信下来,再“拆东墙补西墙”。
  为何大家越来越偏爱做这样的业务?采访中,有业内人士坦言,相比开辟业务新品种,与银行的合作似乎更实际与实惠。
  不过,记者注意到,谈起过桥业务,一些典当行颇有些“回避”的意味,甚至有知情人士透露,表面上,某些典当行对于“过桥”并没有账面反映,但私下里多数都在做。之所以不愿意那么“高调”,是因为这项业务很可能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有没有抵质押物,二是放款额度有无超过限制。
  “客户用同一套房产做抵押,从抵押到解押,再抵押,这样的来回倒腾很可能让典当行面临一段无抵押物的‘空白期’,万一出现变故,银行终止了对客户的放贷,典当行的风险不言而喻。即便是可以办理二次抵押,从受偿的角度分析,典当行往往会比较吃亏。”知情人士透露道。
  由此可见,操作的规范严谨,关系到典当行的风险大小。正因为如此,该知情人士同时认为,在遵守放款额度相关限制规定的情况下,典当行只要把握好抵质押物的关卡,“过桥”并不是完全不能做。值得注意的是,选择什么样的当物很关键。
  湖南一家典当行前不久就完成了一笔类似业务。以客户100%的公司股权作为质押,做了一笔期限为半年、年息费24%、总额为2000万元的股权质押典当贷款。据悉,银行承诺对该客户企业的开发贷款可在年底到位。
  据了解,除了等待额度外,由于银行将展期当成风险信号,当前急需“借新还旧”的客户也不在少数。“实际上典当行在这样的业务中,要考察客户的还贷能力,仅表面信誉好坏不够,应该集中在深入了解其经营能力上。只要企业经营能力好,借款用途真实,典当行合规操作,‘过桥’还是具备一定发展空间的。”上海一位经验人士指出。

 

  返回>>Top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7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