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建伦 2021年12月1日
几天前,在网上读到一篇来自《新民晚报》的新闻报道,说是在上个月,“上海闵行警方破获一起流窜华东六省一市专门用混合金属冒充纯金(俗称“金包银”)的手法交易黄金首饰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案值超过4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新闻报道中说这伙人专门瞄准典当行进行诈骗,说真,从文中刊出的那几个用来行骗的假足金首饰图片来看,我实在不敢相信,类似这种并不难鉴定检测出来的作假足金首饰怎么会骗过那些典当行的,难道他们真的只是靠着花几万几十万买回来的那些个高大上的仪器设备就自以为就”包打天下“了吗?
事实上,在读到这篇新闻报道之前,老潘我在省典当行业同仁群里也收到了来自金融主管部门的提醒通报,但因为没图,所以不好从鉴定技术层面对那些个所谓的“金包银”工艺作假足金首饰给予点评,好在新闻报道原文里有附上了相应的图片,因此,老潘我特地将该新闻报道的原文分享在下面,最终的目的是基于这篇图文,我想从我自己的鉴定经验来说点自己的一点看法。
当然,在点评之前,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这篇新闻报道的原文,可以算是“有图有真相”吧,只不过从贵金属首饰的鉴定与评估技术来说,可能会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但不管怎么说,我想今天的这篇分享应该是能给您在专业上带来些许的启发和感悟吧。
全文如下
用以假乱真的手法“抛物”诈骗,已是一种十分“古老”的诈骗伎俩。没想到有人却“卷土重来”,专门瞄准典当行进行诈骗。
10月28日,在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指导下,闵行警方破获一个流窜华东六省一市、专门用混合金属冒充纯金(俗称“金包银”)的手法交易黄金首饰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案值超过40万元。
今年9月底,闵行警方通过警情分析,从数起报警类警情中发现一条线索:多家典当行工作人员举报,有人用混合金属冒充纯金前来交易,造成典当行损失惨重。
警方立即抽调警力组建专案组开展侦查。调查发现,一个姓季的男子伙同其团伙成员多次在闵行区多家典当行典当黄金饰品,季某负责拿货并将货分配给4名同伙,然后5人分头行骗。经专业机构对他们交易的金饰品鉴定,发现是真金与锡、铅等平价金属混合后打造的项链、手镯等饰品。由于制假工艺较高,犯罪嫌疑人轻易骗过了典当行工作人员的初步鉴定,屡屡得逞。
经过过50多日的侦查取证,警方摸清犯罪团伙的作案手法,锁定了相关证据。据闵行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徐彬介绍,本案嫌疑人熟悉黄金交易行业的一般流程与鉴定手法,对交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漏洞较为了解。嫌疑人的制假水平也比较高,大部分黄金交易行业工作人员用简单的鉴定方法均未能识破,这也是团伙屡屡得手的重要原因。此外,嫌疑人作案颇有反侦查意识,不断通过各种手段逃避警方侦查,为侦查打击带来一定难度。
专案组查明涉嫌实施“金包银”诈骗的多名犯罪嫌疑人身份信息,通过中国黄金协会和上海市黄金协会向全市、全国的黄金交易行业发布提示,提醒各地核查近期交易情况,一旦涉及上述嫌疑人员的,对交易物品进行二次鉴定。
果然,陆续有上海、安徽、浙江、江苏等多地黄金交易行业反馈,上述嫌疑人曾前来交易黄金饰品(黄金交易必须登记身份信息)。经鉴定,当时交易的首饰大多存在造假。专案组也提醒受骗的黄金交易业主立即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10月底,专案组分别在浙江青田、金华,山西太原等地展开抓捕,捣毁了这个涉嫌“金包银”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嫌疑人季某等5人。截至目前,已经查证全市类似案件40余起,涉及华东六省一市的类似案件90余起,案值超过40万元。专案组正加大审讯力度,深挖案件,力争将团伙未到案成员一网打尽。
新民晚报通讯员 陈春 首席记者 潘高峰
全文完
根据文中的描述,说是这些个犯罪嫌疑人是“用混合金属以冒充纯金的(俗称“金包银”)的手法交易黄金首饰实施诈骗的”,那么,结合文中相应图片,我判定这些犯罪嫌疑人用来行骗的假首饰为“金包银”工艺制作出来的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文中又说这首饰是“经专业机构对他们交易的金饰品鉴定,发现是真金与锡、铅等平价金属混合后打造的项链、手镯等饰品”。由此我推断,估计这些作假首饰还不仅仅是新闻报道中登载图片所展示的那一款手镯和戒指,但显然其描述还是有些问题,因为如果真的是如文中所说这些个假金手饰是“真金与锡、铅等平价金属混合后打造”的话,那就不算是“金包银”了,从技术上来说,那就属于含金元素的合金材料了,那,文中这说法对吗?
从该新闻报道中所列的那个假的足金手镯图片来看,老潘我觉得那显然还是一款用金包银工艺制作出来的东西,并不是一款合金材料,不过,不排除该手镯是一层足金里面包裹着的是含有锡和铅的合金材料,虽然锡和铅的延展性很好,但其熔点却是很低,只有三百多摄氏度,即使包裹在黄金里面,用火烧法往往还是很容易发现的,倒是从过往遇到过的诸多作假黄金首饰来看,用银来作为作假包金首饰里面的包裹材料的要更多,一方面,银的材料成本也不高,参考国际报价,折合人民币每克价格才几块钱。另一方面,银的延展性也很好,很容易浇铸制作成各种形态,其熔点也只是略低于黄金,即使用火烧法,如果方法不当和经验不足也还是不容易发现问题。
所以,基于对这些材料的理化性质的分析,我觉得这些假金手饰无论是“金包银”也好,还是包锡和铅的合金也罢,如果典当行只是单纯的用光谱分析仪来进行检测,那确实还是容易上当受骗,毕竟光谱分析仪所穿透的厚度还是有限。
老潘我常常说,没有任何一种贵金属首饰的鉴定检测方法能破解所有的作假问题,只能是根据不同的首饰类别和款式来给与综合各种鉴定检测方法和手段,而对于今天分享的这篇新闻报道中所展示的这种包金首饰,怎样的方法和手段才能破解呢?
我觉得密度法和火烧法的综合检测是首选之法,因为无论是包银,还是包锡和铅的合金,其密度都远远达不到足金的密度值,有人可能会说了,那这种手镯也有空心制作工艺的,那做密度检测也不行啊,这是当然,但想来,外观上这么厚实且重量并不轻的空心金手镯和空心金戒指难道不值得怀疑吗?或许,我们这些受骗的典当行正是用这样的认知才入坑的吧!?
那,这些典当行有没有用密度法和火烧法来检测呢? 因为信息有限,我们无从得知,或者说即使他们用了这两种方法,那是不是充分用好了这两种方法呢?再或者说,他们是不是只是用了光谱分析仪检测后就完全采信了检测结果呢?这些都不得而知,但显然,从受骗的来看我更愿意相信他们是没用这两种鉴定检测方法的,或者还有一种可能,他们用了密度法和火烧法,但因为对这两种检测方法的认知和理解有限以及操作经验的不足等原因,还是把自己给带到沟里面去了,您觉得呢?
万物有价,信赖无价!感谢您读完今天的内容!最后,还是来说说老潘我下个月民品(贵金属首饰+名贵珠宝玉石+名表)典当鉴定与评估专业实操技能培训学习小班课程开班开课的事情,我这第81期民品(贵金属首饰+名贵珠宝玉石+名表)典当鉴定与评估专业实操技术培训学习小班课程计划于12月中旬前后开班开课,欢迎您垂询和预定,当然也欢迎您把我们的这个私塾班课程推介给您身边更多的有志于学习和提高民品鉴定与评估技术的人士!
图片
老潘的个人微信:panjianlunsir
老潘的QQ:602372611
欢迎您按以上任一联系方式联系老潘直接沟通!
老潘的手机号:137203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