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品 > 专业文章

无锡一家典当行不小心收当了一枚包金戒指,他们选择报警后能追回损失吗?

文/潘建伦 2020年12月9日


做典当的都知道, 自古以来,当铺常常成为骗子拿着假货去行骗的主要去处,以至于,任谁开当铺,就一定要请上一位甚至多位能准确鉴别各种贵重物品真伪的“师傅”来坐镇,但即使如此,也还是难免有看走眼的时候,但每每遇到这种情况,除了那些有能量的当铺老板可通过红道或者黑道来想办法坠回损失外,多半当铺就只能是自认倒霉了。

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尤其是自八十年代末期国内典当业复苏以后,市场监管和法治规范越来越成熟,大部分典当行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很强,所以,现在的典当行如果受骗收到假货常常是选择主动报警来追回损失的,虽然操作起来多少是有些麻烦,甚至有一些案件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无论是主动也好,抑或是被动也罢,这与警方所倡导的警民联合打击和预防犯罪的治安执法理念却是契合的,而有关这样的成功案例在全国也是多不胜数。


几天前,老潘就在网上读到这样一个新闻,说是在无锡有位吴姓男士拿着网上买来的表面包金的戒指去典当行行骗,谁知在钱货两讫后,典当行工作人员随后便发现这戒指的问题。就立即拨打吴某留下的电话号码,要求他把那有问题的戒指赎回去。但吴某一直不现身,也没来办理赎当手续,于是典当行选择了报警。而警方经过监控侦查,锁定了吴某和黄某两人的行踪,最终将两人逮捕归案。后经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对该起诈骗案件进行一审宣判,被告人吴某被判处拘役5个月,罚金5000元;另外,和吴某一起合谋的黄某亦被判处拘役3个月,罚金3000元。


图片与本文所述案例无关


相信类似上面这个新闻案例在全国典当行业里还是有不少的,可见,当典当行万一发生被骗的情形时,主动而积极的选择报警来维护我们典当行自身的权益应该是处理这类事情的上策,您觉得呢?

附中青网新闻报到原文:

吴某和黄某是朋友,吴某因沉迷赌博手头缺钱,今年5月想到之前在网上购买的两枚表面包金的戒指,于是动起了歪脑筋。吴某向黄某商议,两人可以通过办理假身份证和假手机号码的方式,拿着戒指去典当行,谁成功了谁就多分钱。手头同样缺钱的黄某对此提议一拍即合。 5月11日,吴某拿着戒指走进一家典当行。典当行工作人员接过戒指查看,没有发现问题,于是称重后让吴某出示身份证和手机号码,并为其办理了典当手续,当场付给吴某6748元。尝到甜头的吴某和黄某想继续典当剩下的一枚戒指,但其余典当行无法查明戒指真假均未给其典当。 之后,第一家典当行的工作人员在微信群里看到,同行提醒最近有人拿着表面包金的戒指冒充真金戒指行骗,且其身份信息和之前来店典当“金”戒指的人身份一样。唐某立即拨打吴某留下的电话号码,要求吴某把戒指赎回。但吴某一直未出现,唐某于是报警。警方经过监控侦查,锁定了吴某和黄某两人的行踪,将两人逮捕归案。 经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吴某和黄某经预谋至典当行,由吴某出面,冒用他人姓名,以一枚表面包金的戒指冒充足金戒指进行典当的方式诈骗,骗得6748元。 法院认为,被告人吴某、黄某结伙诈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系共同犯罪。其中,吴某为主犯,黄某为从犯。最终,梁溪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吴某被判处拘役5个月,罚金5000元;被告人黄某被判处拘役3个月,罚金3000元。

全文完

  返回>>Top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7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