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来源:潘建伦典当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2019年9月11日
我们人类对于精致之物的喜好与迷恋大约是与生俱来的,即使是在史前时期,那些狩猎用的工具也都是要精心制作,部落的首领更是将一些“神奇”之物符号化,以用来作为祭祀和占卜,及至阶级的形成,所有有关衣食住行的物品,无论其实用还是不实用,其符号化特征倒是变得越来越明显,有的甚至还充满禁忌与规则,譬如车马的使用,再譬如衣服面料中的棉布与丝绸,不同的人穿在身上就意味着不同的身份和阶层;
在“众生平等”的今天,那些意味着不平等的非文明的禁忌和规则几乎虽然都被打破了,但在世俗社会环境下,物的符号化性质不仅没有改变,而且还随着消费主义的盛行,越是符号化特征明显的物品越能让一众“嗜物如命”的消费者视拼命消费为美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许多消费行为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表达和展示自我身份的文化行为,或修饰和装点自我形象的一种审美行为,而事实上,商品经济社会的兴衰也确实与人们消费欲望的强弱密切相关,尽管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这种境界又有多少人能到达得了呢?想来,若真要是都到了那种境界,经济停滞也必将是个大问题,所以,说一千,道一万,生命不息,消费不止,即使是自己的坟墓,都还想着要做得醒目气派一些呢!
既然衣食住行这些物的消费在世俗社会里都充满符号化,甚至就是一种有着不同含金量或流通属性的“社交货币”,如豪宅、名车、名表、奢侈品这些就成了流通属性最好的“社交货币”,很多时候,这些“社交货币”不仅能让拥有者获得一种身份满足感,而且还可以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可是,要知道,“社交货币”的流通往往也就只能是在有限的社交距离范围内,所以,您看到的这些所谓的“社交货币”却不一定真实,譬如最典型的是,一些微商在朋友圈晒刚搬进去的豪宅、刚提的豪车、刚买的名表和奢侈品牌包袋等等这些,说真,您还真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显然,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尽管在有限的社交距离下不容易看出某些人戴在手腕上的名表和包袋是真是假,但对于我们做鉴定专业的人来说,只要上上手,即突破那个所谓的一般社交距离的话,一切就“一目了然”了。
几天前,一位学员就送给我一款卡地亚蓝气球系列款的仿品(见本段落后的图片)以作标本,在我看来,这款仿品基本上能满足一些人“虚荣人士”在一般社交距离范围内的社交活动,以达到真实“社交货币”的功能。
这个距离看,还真不能轻易下结论
基本上可以看得出,这是照着下面图中这款卡地亚蓝气球来仿制的。
可是,毕竟,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若是上手,即使不细看,那种磕碜的粗糙手感就一定能让稍有名表鉴定经验的人识破。
至于说拿起放大镜来看,一系列的在外观方面的问题就“昭然若揭”了,譬如时分秒针针尖、针轴,譬如后盖和表链上的螺丝,表扣链带的打磨处理等,总之是问题多多。
继而再深入一点,将该手表的后盖打开,看看其机芯,唬住某些外行或许还行,但对于稍有些名表鉴定经验者来说,这多少真还有些侮辱人的智商之感哦!
注意看图中机芯的纹饰打磨和摆轮、避震以及微调装置。
我们知道,正品和仿品分别都是有层级档次的,虽然卡地亚蓝气球是“重灾区”,也尽管买仿品的和卖仿品的都在向一个原则靠拢,那就是,只要在一般社交距离看不出来真假来就行,但这样其也只能在有限的社交距离范围内表现表现;在我看来,即使那些所谓的“高仿”,基于成本和技术方面的问题,其识别方法和技巧也不是一些人所说的那么邪乎,无论是看外观还是审视机芯,把握住那几个关键鉴定切入点是完全可以解决问题的。
附今日早间国际贵金属现货实时交易行情及典当价格参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