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建伦 2017年9月21日 原创文章 转载烦请注明作者姓名及出处
今年是国内典当业复出三十周年的历史节点,在老潘我看来,行业走过的这三十年,受益于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好环境,可以说算得上是顺风顺水的,尽管也有一些外在的约束条件困扰着我们,但辩证的来看,这种约束条件几乎是任何一个行业都有的一种生存状态,就好比“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任何人或者任何说任何物种都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存活并不但进化的,吃肉喝汤的时候有,要忍饥挨饿的日子自然也不少,所以说,这三十年,是顺风顺水也好,还是逆水行舟也罢,这无疑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节点,只是,当我们现在更多的是以一种仪式化的方式来纪念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的时候,尤其是在一个基于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各行各业的“新玩法”越来越多的当下,难免不够深刻,那么,在纪念和庆祝之余,我们是否应该在这仪式之外对咱们这个已然存续了上千年的传统行业如何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再做一些深度的再思考呢?
在过往典当业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朝代更替,时代变化,一个又一个,数不胜数的行业被淘汰,人类在科技技术、商业模式上不断创新,但即使如此,典当业却一直不倒,这不得不让人感叹典当行业的生命力,这也真是一个有趣的值得研究的现象;不得不说,令人惊奇的是,典当的经营模式似乎一千多年来也一直没有多大变化,通俗的说,无非就是一门为世俗社会下的普通城乡居民提供一种以物换钱,将钱换物的生意,但看起来如此简单的生意,却包含了很丰富的社会学、经济学、金融学内涵,譬如金融、货币、商品、流通、财富等等这些我们人类还需要不断研究的学问,而这些又与每一位生活在世俗社会下的人息息相关,天灾人祸、生老病死、人情世故、经商投资等等,哪一样都不是钱进钱出,物去物来,您说,这钱物生意怎会轻易被淘汰呢?在老潘我看来,这或许就是咱们典当行业历经一千多年而不倒的主要原因吧;
然而,虽然典当具有千年不倒的顽强生命力, 但长期来看,任何人、事、物都会灭亡,这样说您一定觉得悲观了些,没办法,这是规律,要知道,在过往,一个金融市场不甚发达,物流和信息流不甚畅通的环境下,典当业横跨金融和商品流通两大领域的优势自然是很多行业所不能比拟,,尽管它很微小,以至于常常被主流所忽视,然而,它在民间微金融服务市场和商品二次流通市场所具有的便捷实用功能和作用几乎无可替代,可是,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尤其是基于互联网科技的不断更新迭代,典当所具有的那些天然优势自然也受到了冲击,寒意明显,这也是近几年我们大多数典当同仁的直接感受,用长期的眼光去看去规划一个行业或者咱们自己典当企业的发展是应该的,但在一个一切都处在一个巨变的时代之下过分的强调长期却是不具有现实意义的,不如三年五载,十年八年的预期和规划倒还是必要的,也是贴近现实的,这倒不是我们只顾眼前,据说《黑天鹅》的作者,美国人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说过,“一个事物未来生存的时间和它已经生存过得时间相等”,若是这个观点是正确的,那咱们的典当业可能还有一千多年的存在,所以,尽管当下很多人怀疑典当业是否会被时代所淘汰,基于咱们对这位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所说的这番话的理解,从更长期来看,且不说那些给我们典当行业造成冲击的新生业态或模式是否真的是新,我们似乎不应该被这些眼前的新东西所困扰,除非,它们能证明自己也已经存在了很久,或许,它们就只是来时显得凶猛,但想必去得也一定是悲惨。您觉得呢?
那我们典当人就只需躺在那些个天然的优势上等着它们翻船?显然不是,在一个巨变的时代,各种新生事物的产生如同爆炸,其产生的冲击波几乎无人无物能够幸免,一时的混乱是必然,不过,这也意味着即将产生下一次的相对平衡,今天,人们都在谈创新升级,已然复出了三十年的典当业也是如此,可是,当我们都在谈典当的创新升级的时候,甚至都已经谈了很多年,可是我们并没有看到一种让人眼前一亮或者说是那种颠覆式的创新模式,无论是互联网典当,还是那些将某个过往我们大多数典当行没做的业务产品导入到我们的产品目录里的所谓的创新新模式,都还是遵循着以物换钱,将钱换物的固有经营模式,无非就是基于互联网这个大概念之下做了一些从线下到线上的搬家,当然,这样来说咱们典当行业这么多年的一些创新似乎有些尖刻,过于求全责备了,因为创新不一定是要“天翻地覆“,基于传统下的某些个节点的创新也是一种创新,而等到无数个节点的创新出来后,颠覆就是自然而然,所以,无论如何,不难看出,那些立足于传统优势总是在尝试着创新和改变的典当企业,在今天看来都还是活得有模有样的,要知道,在今天这样的竞争环境里还能活得有模有样那真是一种幸运,是这些不断革新者的幸运,自然,也是那些因循守旧者的悲哀。
我们的创新来自于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这似乎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典当行业来说,模式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哪一个更重要呢?这似乎是一个没有绝对正确答案的设问,但基于我自己在典当行业二十多年的人生阅历和专业经验,我觉得,这两种创新都不可或缺,并且是相互作用的,譬如,我们所说的互联网典当,这无疑是一种模式的创新,但如果没有互联网技术、线上线下的对财物的典当鉴定与评估技术,这个模式的创新就不可能成功,反之,光有好技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来带动,也不可能使技术创新得到恰如其分的应用,或许这就好比您有一本神功秘籍,一招一式,内功心法上面都写的很清楚,但若是不去苦练那些招式和心法,那力量就无从谈起,或者是您确实苦练了,但没有招式和心法,这时或许力量是有了,可散乱的招式和心法也是不堪一击,您觉得是这样吗?
每天一个话题,每天一点感悟,每天一点资讯,感谢您对中国第一家“典当私塾”——潘建伦典当工作室的关注和信任,人活着都不容易,任何生意要保持持续的好都难,做人做事似乎在这世界里就是要与麻烦相伴终生,对于今天的典当人来说,悲观也好,乐观也罢,日子还是要过的,生意也还是要做的,把这过程过好了做好了就是活好了!今天说的这些,是老潘我这段时间思考的总结,自然是有肤浅,但自觉能把所思所想说出来写出来也算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吧!不多说了,下面是老潘的广告时间,小班小课,一期一会,这第42期民品典当鉴定与评估专业实操技术培训学习小班课程于上周天刚刚结束,目前,老潘这第43期民品典当鉴定与评估专业私塾培训班课程已初步计划在10月中旬开班,如果您有心与老潘面对面沟通、学习和交流,赶进联系老潘我预定吧!另外,第四期奢侈品牌包袋鉴定与评估专业实操技术培训小班课程也同步招生,这个班的具体开班日期也还是根据招生情况来确定,所以,如果您对奢侈品包袋鉴定有兴趣,也可以报名预订哦!总之呢,想告诉您的是,典当专业的培训学习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更系统更具实用性和效果性的民品典当鉴定与评估专业实操技术的培训学习,尽在老潘的典当私塾——潘建伦典当工作室,我学习,我收获,我快乐!跟着老潘一起终生学习吧!
老潘的手机号:13720340206
老潘的微信:panjianlunsir
老潘的QQ:602372611
欢迎您添加潘建伦典当工作室微信公众号pan-jian-lun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长按二维码后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亦可)关注老潘,分享更多的专业文章和资讯!
附今日贵金属实时行情及典当价格参考表:
附第43期民品典当鉴定与评估专业实操技术培训学习小班招生广告: